|
食品添加劑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日常沒有必要談食品添加劑就色變其實在食品行業內流傳著一句話:“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食品工業”。但有關食品添加劑的負面新聞似乎從沒間斷過,民眾對于食品添加劑的擔憂主要在于其安全性。 食品添加劑到底如何?是否添加劑少的食品就是安全的?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從定義可見,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出發點是為了改善食品的品質、保障食品的安全。 目前全球開發的食品添加劑總數已達1.4萬多種,其中直接使用的有3000多種。我國目前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例如防腐劑、著色劑、膨松劑等,共約2000種。 并非所有食品都含有添加劑,例如純牛奶,但也并非不含添加劑的食物或者添加劑少的食物就更安全更健康。舉個例子,食品本身含有各種營養物質,既能提供人體所需,也受到各種微生物的喜愛。 如果沒有防腐劑(合法添加),食品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等環節一旦沾染有害微生物,將很容易引起食品變質和食物中毒的發生,危害遠大于防腐劑。 安全性:1)首先不要將食品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的概念相混淆,許多食品安全事故中出現的主角其實是非法添加物,比如*、*等,這也是導致民眾混淆概念對食品添加劑喪失信心的重要原因。 衛計委、農業部的官網上在不斷更新食品或飼料中非法添加物的名單,凡是不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名單中的添加物都不算食品添加劑。 2)談食品添加劑對人體有無危害就必須考慮劑量,忽略劑量一味否定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顯然是有失偏頗。在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原則的前提下,按照國家標準所規定的使用范圍和劑量添加的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 但如果不合理添加,例如超出國標規定的使用范圍(比如染色饅頭里面的檸檬黃),或者超出國標規定的使用量,或者違背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原則(比如用香精腌漬鴨肉偽造牛羊肉),也會引起健康風險。 3)可能很多人在購買食品時很關注食品添加劑的個數,認為個數越少越好。其實不然,食品中含有食品添加劑的多少往往與其生產工藝、質地、口感、色香味要求、穩定程度等因素有關,如果在滿足工藝需要和消費者需求的情況下,企業反而會愿意減少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以控制成本。 更何況“劑量決定毒性”,安全性的問題歸根結底在于食品添加劑的量,和品種數量多少沒有必然聯系。每一種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在風險評估時都留下了足夠的安全系數,確保多種食品添加劑同時使用的安全性。 實際上,多種食品添加劑之間往往會產生“協同效應”,復合使用可能會大大降低食品添加劑的總使用量。例如,有研究顯示多種防腐劑復合使用,不僅顯著提升抑菌效果,還能大大降低防腐劑的使用總量。 總而言之,如今我們能買到豐富可口的食品,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食品添加劑。對于多數人來說,與其過分擔憂食品添加劑的危害,不如更多地關注不合理的膳食結構,不均衡的營養搭配所帶來的后果。 消費者可以從正規渠道選擇正規企業的產品,關注營養標簽,豐富每日膳食,積極參與*和監督,通過合理均衡的膳食促進健康,沒有必要談食品添加劑色變。 |